春樱绽放,心络自研产品亮相第十一届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研讨会!
2025-03-24 14:33:25
前言
3月22日,第十一届心电生理与起搏青年研讨会(CYES 2025)在湖北·武汉顺利开幕。本届会议秉承“创新、规范、提高”宗旨,汇聚全国心电生理领域顶尖专家、中青年骨干医师及临床医师代表,共赴这场江城学术之约。
作为大会主席,黄鹤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CYES发展历程,并立足学科现状对青年医师提出殷切期望。“回望CYES走过的十一载春秋,我们见证了中国房颤消融年手术量从不足3万例跃升至几十万例、国产三维标测系统打破进口垄断等里程碑式突破。”然而,房颤术后复发防治、复杂心律失常机制解析等难题仍如重山横亘。他强调,青年医师需兼具“导管室里的精细雕琢”与“实验室中的创新突围”双重能力,将临床痛点转化为科研命题,开辟中国特色技术路径。“愿诸位以此次会议为帆,在传承中淬火,于创新处燎原!”
1
燃情启幕:凝聚共识,共谋发展
作为压轴嘉宾,张澍教授致辞表示,“心律学人的责任绝不仅仅是追逐顶级期刊论文或高精尖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前沿成果走出医院的高墙,转化为县域医生能够掌握、基层患者能够受益的治疗方案。”他高度肯定中青年专家在国产脉冲消融设备研发、AI辅助诊疗系统落地等领域的突破,同时提出“三个向下扎根”的攻坚方向:技术向基层扎根,通过房颤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实现诊疗的同质化;科研向临床扎根,建立多中心研究网络,破解“论文与临床脱节”的困局;创新向民生扎根,构建从三甲医院到社区诊所的心律失常全程管理链条。
2
心络共筑数字化房颤诊疗新高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刘育教授分享了“房颤中心数字化管理”,大力推介心络通过323攻坚行动,在湖北省建立远程心电网络的优异成果。心络在湖北省多地建立的远程心电网络,不仅破解了基层乡镇卫生院心电筛查效率低、判图强度大、院外监测难等痛点,还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实时共享,为湖北基层群众织密“心电一张网”,打通心脑血管病防治的“最后一公里”。
● 现场讨论热烈,与会专家高度认可心络即将上线的房颤中心智能管理平台1.0,效率提升7.5倍,准确率提升至92.7%,覆盖率提升34.3%。心络在房颤全程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智能填报、AI数据分析、远程医疗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这些创新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房颤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 心络科技展位展示了心络在心血管病信息化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解决方案,吸引大量参会嘉宾及医师了解和体验。通过实地体验和讲解演示,向与会者们直观展示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心脑血管病“防、筛、管、治、研”全流程的强大魔力,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